9月18日,泉州市政府與市政協共同舉辦了關于《加快我市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建設》的重點提案督辦會議。會議顯示,從今年1月至8月,泉州市中心城區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了58.7%,相比去年的49.8%,增加了8.9個百分點,同時,下屬各縣(市)的污水收集率也均有所增長。
在今年的泉州市兩會期間,農工黨泉州市委員會提出了關于加強本市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建設的提案,建議繼續推進污水治理行動計劃,將其責任分配至各個具體的村莊和社區,實行“因地制宜”的治理策略;制定管網擴展計劃,特別是向未覆蓋區域鋪設主要和次要管道,以增強管網的收集能力;完善污水處理廠的配套管網,實現中心城區管網全覆蓋;推廣使用智能監管平臺,以便遠程管理和監控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運行狀況。此提案被列入了市政協2024年的重點提案,并由市城管局負責執行。
督辦組實地考察了泉州市區內幾個重要項目的進展情況,包括新門街-涂門街的污水主干管建設項目、鯉城區八卦溝的綜合環境改善項目、豐澤區東梅排洪渠以及東海3號泵站的遷移重建工程,并組織了專項討論會,聽取了承辦單位的相關匯報。
根據市城管局的介紹,從2024年至2026年,泉州市計劃投入188億元用于357個新的或改建的污水處理項目,其中包括在2024年內啟動的199個項目,投資額為79.1億元。此外,還規劃新建或擴建31座污水處理廠,增加日處理能力90.9萬噸,其中2024年將有27座新廠,新增處理能力81.9萬噸。預計未來三年內,還將新建或擴建至少15座污水泵站,增加輸送能力25萬噸/日以上,并建造至少5座儲存容量為6萬噸的調節池。目標是使中心城區的中水回用率達到89.5%以上。
當前,泉州市各部門正在積極推動各項工作的落實,圍繞既定目標,深入實施污水專項治理,加快補齊污水處理設施的短板。在管網排查方面,已經完成了中心城區的管網詳細調查工作,共計檢查了2847.98公里的市政管網,并計劃在今年底前形成完整的管網地圖。對于內河流域的排污口進行了全面排查和整改,目前全市已完成42條黑臭水體的整治工作,仍有9條正在進行中。全市范圍內,已經完成了424.63公里的管網建設,超出年初設定的目標,并且提前完成了省級下達的任務。